推动新常态下河南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
河南工人日报记者 李萧伶

配图
创新、提升、转变、突破……在9月28日举行的2020河南食品安全与发展论坛上,400位嘉宾集聚一堂,共同探索食品安全治理规律,推动新常态下河南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中国食品科技学会理事长孟素荷认为,河南省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及产业链安全水平居于全国高位,如再大力支持对标准、法规等制度的修订将如虎添翼。面对新一轮创新对新资源食品的开发与申报,需科技、企业、政府三方力量的集成与合作。河南食品制造业在疫情期间表现出色,产品价值得到提升。2020年1~6月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54.1%,高于中国食品工业的整体水平,显示了产业创新的成果。后疫情时代对河南食品工业而言,是挑战更是机遇。居家“宅生活”下,方便食品销售额增长1.5倍,河南企业盈利增加;消费意识的改变对健康食品的需求更加旺盛,但收入预期减少,对支出更加谨慎,消费金字塔底部、中部的需求加大;地域美食成新的热点,河南是地域美食的天堂,市场潜力巨大;网络营销,使食品的边界模糊,使“混搭”时尚入局者增多;同时,免疫概念流行,植物基食品受到市场青睐,“未来食品”成行业追踪热点。
河南食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陈振杰在论坛上做了《河南省食品工业发展报告》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2020年上半年中国及河南食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与变化呈现如下特点:食品工业产销平稳增长增速回落,食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,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回落,行业集中度继续提高,食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,食品工业竞争格局发生新的变化。放眼全国,食品产业发展方向趋向安全型、健康型、价值型,“方便+美味+品质+服务”最受人欢迎。他认为,河南食品工业要实现4个转变: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,从低端规模优势向质量效益优势转变,从粗放制造向精品制造转变,从生产型企业向制造服务型企业转变。食品工业产品结构转型升级要转“精”、转“新”、转“特”、转“绿”、转“优”、转“细”、转“名”。在转型升级过程中,要注重龙头企业培育提升,创新延链增值,推动食品安全质量示范建设,精心培育品牌。